|
“尊龙名社”事件调查在某知名网站的博客上,检察官找到了所谓的“尊龙名社”网页。社团首页是一幅印有盘龙的红色旗帜,其下用“90后”中流行的“火星文”写下三句口号:战无不胜,尊龙鼎立,唯有名门。 这个带有明显模仿味的“网络社团”注册于2008年6月3日,网上显示有成员169人,内部还像模像样地设立了组织架构。社团有帮规戒律执行家法,有会费收缴维持运作,每个成员在社团里各有等级,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博客里,团员还贴出照片展示“风采”,内容或是手持砍刀做好勇斗狠状,或是展示纹身表现酷劲。 据调查,这个“尊龙名社”是一名网名为“KING”的男子发起,现任的堂主网名“乌鸦”,已因抢劫手机被宝山法院判决。 参与社团的成员,无一例外都是未成年人,其中既有上海本地人,也有“农民工二代”。他们在网络上的讨论多涉及帮“兄弟”报仇、性、混江湖和“帮派”之间的辱骂挑衅等。在一些招人帖上,要的都是讲义气、有忠心、有胆魄、想玩出名堂的人。 他们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系,统一行动,所做的事情无非是找人打架、拗拗分、抢点小东西。让人感到无奈的是,这些未成年人并没有什么远大的人生目标,出来“混”最终极的目标,竟然只是到娱乐场所帮人看场子。 通过审查,检察官发现多个未成年人案件中,都有“尊龙名社”的成员参与。而在网络上,依然活跃着“战堂社”、“吴泾社”、“洪门社”等多个联盟社团。 这样的情形让检察官感到担心。为防止这种通过网络扩散的未成年人结社犯罪现象,卢湾检察院进入这一群体进行了调研工作。在调研中,检察官发现,很多参与网络社团的未成年人要么家庭离异,要么家长对孩子的关心非常少,还有一些家境较好的孩子,却因父母溺爱而缺少管理。而他们参与社团的动机,或出于空虚,或为了炫耀。 由于“90后”对网络依赖度极高,这些缺少关怀的未成年人便通过网络结识抱团,相互影响。卢湾检察院的检察官就此指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除了严格管理,还必须从源头落手,从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多给予关怀,免得他们因为空虚而走上犯罪道路。 以“尊龙名社”为名号在网络上聚众并组建帮派,最终因多起寻衅滋事、抢劫案件而被卢湾检察院公诉。“尊龙名社”被捣毁了,但这种特殊的、新兴的以网络为纽带的帮派组建和联络模式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和担忧。记者昨天在不少论坛发现,依旧有人公然发布诸如“×堂,不进监狱就进地狱,欢迎各位不良分子加入,加群号××××”的帖子。记者随后“混”进相关社团,意欲探访究竟―――网络社团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它目前尚处在“玩笑阶段”,还是已不为人知地形成了某种势力…… |